首页 > 快讯  >  正文
“再心疼女儿,也不要帮她带孩子”,多少女儿、女婿寒了姥姥的心
2023-02-06 02:59:10 来源:西红柿妈咪

大部分的婆媳矛盾都是从有孩子之后开始的,也许你刚结婚的时候,婆婆拿你当闺女,你拿婆婆当闺蜜,偶尔一起吃、一起玩,也过得非常开心。真正的婆媳相处是从有了孩子之后,同住在一个屋檐下,柴米油盐酱醋茶, 带孩子的辛苦和煎熬 ,考验着大家的意志和感情,婆媳关系是这样,母女关系有时候也是如此。

“再心疼,也不要给女儿带娃”,女儿、女婿贪得无厌,寒了妈妈的心

让女儿然然下嫁,是然然妈妈一辈子的痛处。


(资料图片)

然然的家在一个地级城市,爸爸妈妈都是公务员,爸爸妈妈也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。然然去北京上大学,认识了老公小杨, 小杨是农村出来的孩子 ,家境贫穷,而且家里还有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弟弟。

两个人属于裸婚,没有房子,没有车子,甚至没有一个像样一点的婚礼,婚后有了孩子也还是在租房子。

然然夫妻两个人都去工作,谁带孩子呢?然然的婆婆说,要给小叔子带孩子,来北京是做不到,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
然然和老公的工资水平,根本不够请保姆,好在妈妈已经退休了,自告奋勇来帮忙带外孙女,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然然和老公也是千恩万谢,总算解决了他们的一个大问题。

然然妈妈来了以后,也是很不习惯,人生地不熟的,带孩子也是非常辛苦的活,更让她寒心的是,女儿和女婿 一点都不会体谅 她。

每天早上,老太太起床做早餐,带着孩子叫他们起床吃饭,他们上班以后,孩子小睡就赶紧收拾家务。白天,姥姥带了一天孩子,晚上的时候,女儿和女婿不是出去看电影就是出去吃饭, 玩够了才回来

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日常开销,也是 老太太用自己的退休金在补贴 ,女儿和女婿也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一次偶然的时候,老太太听见女婿说:“咱妈的幸福晚年生活,就是我们给的,要不是我妈不来,也轮不到她享受天伦之乐”。

老太太听了, 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,第二天就和女儿说:“我身体不舒服,让你婆婆来带几天孩子吧!”

婆婆当然是不愿意来,女儿又恳求妈妈说:“您不来帮我们带孩子,我怎么上班?难道要当全职妈妈,白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吗?你是我妈妈, 为什么不疼我 ?”

妈妈却坚决地说:“我很心疼你,但是,我也不再帮你带孩子了,你的孩子也应该自己养育”。

年轻人负责生孩子,老人负责带孩子,这是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,原来带娃的主力军是奶奶们,现在姥姥们也加入进来了。

因为心疼女儿,所以愿意帮忙带孩子,这是很多姥姥帮忙带孩子的主要原因,但是,也有一些姥姥在帮女儿带孩子的时候,过得并不开心,发出“ 谁也不要帮女儿带孩子 ”的感叹。

父母帮忙带孩子,受益的还是年轻人,互相理解和包容才能让家庭和睦,事业蒸蒸日上。不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显得太绝情,但是老人帮忙带孩子,如果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,也是不能长久的,出钱出力,如果还不讨好就非常尴尬了。

★老人帮忙带孩子,切记要有界限感,不该管的事情就不要管

每一个帮忙给儿女带孩子的老人都是非常无私的,为了孩子的工作、生活放弃了属于自己的悠闲的晚年生活,而孤身奔赴孩子工作的地方,成为了“ 老漂族 ”。

中国父母这一点是非常伟大的,但同时老人可能会觉得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,所以 对子女的小家庭就参与了太多, 容易招仇恨。

比如,完全承担起了养育孩子的任务,承担起子女小家庭的一切开销和劳动,父母认为自己做得很到位,实际上却往往遭来儿女的不屑甚至是反对。

老人帮忙带孩子,要和子女之间有界限感,不要对儿女的小家庭干涉太多。子女成家以后,是自己小家庭的主人,他们对孩子有义务抚养和教育,承担起家庭的责任,而 老人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 ,把责任和权利交给他们,才能让他们不断进步。

子女和父母在一起住,容易产生矛盾,因为生活习惯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,老人切记一定不要过多干涉他们,如果有条件就最好不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。

另外还有一点,在 孙子孙女上小学前 ,老人就要得体地退出带娃的队伍,就像我之前写的一篇阅读量高的文章中说的,只有这样做,才能有利于孙辈的健康成长。

★父母帮忙带孩子,儿女要有感恩的心

如果父母能够帮忙带孩子,年轻人一定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,不管是姥姥还是奶奶,把自己的孩子养大就已经完成任务了,并没有义务再帮我们带孩子,所以,老人帮忙带孩子的,儿女要有感恩的心。

有时间自己多带孩子,让父母歇歇,节日里给父母准备一份小礼物,让父母感受到关爱。如果我们对父母心存一份感恩,尊重、理解和包容就会随之而来,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起来。

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,没有谁离不开谁,也没有谁亏欠谁,融洽的相处模式需要彼此共同努力。

互动话题 :你家是奶奶带娃还是姥姥带娃呢?你觉得哪种带娃方式更舒服呢?

标签: 感恩的心 理所当然 爸爸妈妈

精彩放送